從淡蘭藝文館出來,既然一踏出藝文館就可以見到北宜高台灣最高的橋墩,那......往南邊走去,會見到什麼呢?

  充滿好奇心的大帥小傻就姑且走過去瞧瞧吧!
  噹!噹!走沒幾步路,大帥小傻一邊躲著縣道上疾駛而過的車輛,邊看著溪中巨石,一會兒就在一座偽裝成竹造橋的水泥橋橋墩旁見到了一大、一小的巨石,也就是所謂的:大小山豬石!

  老實說,如果不是因為事前有在淡藍藝文館看過簡介影片,想像力不怎麼豐富的小傻左看看、右瞧瞧還真看不出來這是"山豬"...(心虛貌...)

  而且這兩個大小山豬石真的很巨大,幾乎是整個石碇溪流中除了溪底基石以外,就屬這對山豬之體績最為龐大吧?真不曉得當颱風來臨、溪水暴漲的時候,大小山豬是否會因此淹沒,或增加河水的侵蝕風化作用呢?

  見到了大小山豬石,信步走到偽裝成竹造橋梁之上,即可見到在石碇鄉簡介中所說的早期石碇礦工雕像與採礦鐵路遺跡了!
  矗立在溪流中間的是當年石碇礦業鐵路遺留下來的最後一小部分,見到這小段鐵路就這樣豎立在由巨石的推砌而成的溪流河床之上,真不禁令人感慨起台灣先民們篳路藍縷的開拓史是如何的壯闊與艱辛!

  雖然前人已逝,今日的石碇再也不復當年以開礦起家的光景,殘存的礦業鐵路與其上的礦工雕像,依舊無言的描述著石碇的歷史與辛勞。

  橋梁旁,石碇人很貼心的附上了石碇礦業的歷史與礦車原理,簡介著早年礦車為了要增加載重、安全與耐用,在車輪中加了一個空腔,放置一些沾滿油的菜瓜布,增加礦車車輪的潤滑,方便礦工推動、節省體力,也降低礦車的毀損率。

  如今的礦車與礦工雕像雖然沒有清楚的展示出礦車內的機械結構,有了簡介的補充說明,前人生活樣貌仍於歷歷目於今人眼前!

  立於橋上緬懷石碇先人,眺望遠方北宜高那高聳的橋墩,今昔對應之下,直叫人唏噓不已!

  人類與天爭地、與大自然抗衡徵求一席生存空間的戰爭,由古至今從未消減;即使目前大自然已開始反撲,但到最後毀滅的又會是哪一方呢?亦或同歸於盡,大地之母從新孕育新的物種與生命?

  或許需要找到 Doctor,請他帶來未來的訊息,才能了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okn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